《泪的物语》--“我是泪,我就在你想到爱的时候流出”


   有里知花在《泪的物语》里唱的很好听,说“我是泪,我就在你想到爱的时候流出”。然而,其实说来说去,被无限文艺化的泪,终究只有一个来源罢了,那就是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。

人,从生出来那一刹那起,标志着你的生命的,就是你的第一声啼哭。你在母亲的温暖而舒适的子宫里待了数十个月,却突然被一股莫名的,很讨厌的力量带到了这个世界上,吵醒了你温柔的梦境。你想念母亲肚子里的温暖,你感受到了不安。于是,这是你第一次,流泪。

然后你就不得不的长大了,最初你只会因为饿了,倦了而哭,后来你用你并不聪明的小脑袋明白了,原来哭可以让你得到母亲温柔的呢喃和轻抚,可以让你拿到你拿不到的小玩意,长大到几岁后你明白了,摔跤时你的眼泪会让奶奶痛斥绊倒你的石子,斥道着“坏石头,叫你欺负我家宝宝”,会让你得到喜爱的玩具还有新衣服;总之,你越来越清晰的知道了,哭的原因,是不满足。

由于周围的大人总是告诉你,哭是软弱的表现,你要坚强。可你哪知道什么是坚强,于是你简单而粗暴的认为,坚强就是不哭。随着长大你想要的东西,再也没有母亲的呢喃和轻抚那么简单了,少年时的才气,青年时的成就,中年时的名利,都是你想要的东西。你的眼泪随着长大越来越少越来越少,这到底是为什么呢,是因为你变坚强了么?是这样么?

随着经历的变多,我们懂得了分析,什么我们必须要什么我们可以不要,也掌握了许许多多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的方式,便渐渐抛弃了哭泣。我们不希望别人认为我们脆弱,所以以保护自己的名义,锁住了自己的眼泪,将它们更多的留给了我们的亲人,友人和爱人。亲人的离世,友人的疏离,爱人的背叛,都渐渐似乎成了我们泪水的主旋律,这是我们的诉求在变。

在外界再大的灾难都无法使我哭泣了的时候,我的泪水并没有因此变少,而是转向了由自己内心带来的需求。人的需求金字塔的最底层是温饱,最高层是认同——别人的认同,自己的认同。我们有很多面具,也许是父母的女儿,丈夫的妻子(或妻子的丈夫),领导的下属,还有在社会当中各种各样的角色,可是我们真的很难精心扮演好这里面的每一个角色,甚至扮演着扮演着,就失去了自己的本心。于是,挫败的泪水流出。

由出生到此刻,我的诉求已经完全的改变,我的泪水也多次的变奏。我开始审视自己,真的泪水是软弱的代表么?泪水也许是我心灵大树成长的养分,也许是亲情爱情和友情的洗涤剂,也许是一步步走向更成熟的看待自己的垫脚石。也许,我还有泪水,还是件好事。

还有一种泪水,是为了更多的人而流的。仍记得汶川大地震时,看着电视上的各种报导不禁潸然泪下,记得亲身经历过群体的大爱后那种感动的泪水。这样的泪水,格外的有力量。因为它是对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诉求。这正说明我们,内心都渴望着美好,渴望着能够去改变身边的不美好。

也许无欲也就无泪了。朱熹宣扬的“存天理,灭人欲”让我觉得遥不可及。我固然希望着每个人都能看清自己的内心,发自真心的喜悦。然而,走向自己内心的道路,虽是大道却并不平坦,都要经过挣扎、思考和坚持,泪水反而成了情感的润滑剂,让自己心更加的温润。

对不起,我仍有泪。这一句对不起是对渴望着看清自己的内心的我自己说的。我仍会因为别人的不理解,因为与自己的信念、价值观抵触而流泪。但我明白,婴儿在哭过之后都会最大限度的恢复内在的平和和喜悦的状态。它是最自然的我们,人短暂的生命不过须臾,我们的灵魂一辈子是个婴儿。

所以我哭过,但也笑过;诉求过,但也归于平静过。我为我的眼泪而骄傲,因为它证明我经历过、成长过、迷惘过也感叹过,最重要的是——爱过。看来有里知花唱得又没有错——眼泪,在我们想到爱的眼睛里。 

马漪卿

个人简介

上帝不会平白无故给你任何东西,他既然给了你比别人更强的承受力,他也就会给你比别人更大的考验。 我拥有的都是侥幸啊,我失去的都是人生。

去TA的主页

作品投稿

最终诱惑我们用力抓住一点影像或文字的,并不是生活,而是我们的灵魂在某些时候,急于表达它的形状。如果您的文章内容够精彩,欢迎投稿,也许会像TA们一样受欢迎。

到iBooloo话题街投稿 >